高云览(1910年5月14日—1956年6月13日)原籍福建厦门,原名高怡昌,名高云览、高健尼、也鲁、高法鲁、高仲约、高友庆。
人物生平
1910年6月10日,高云览出生于福建厦门一个开小酒店的老华侨家里,祖籍翔风里刘五店(今翔安区新店镇刘五店)。幼年时家中生活贫苦。小学毕业后,失学2年。
他于1926年到上海,在同乡会馆办的泉漳中学上学。不久加入
共产主义青年团。1927年,父亲去世,家中生活重担落到他的肩上,他只好辍学回家,在厦门和漳州等地当记者和教员。但是由于政治迫害,他屡次失业,生活艰难。1930年,他以共产党领导的厦门大劫狱事件为线索,写成中篇小说《前夜》。
1932年初夏,他再次来到上海,担任公时中学教员,加入了
中国左翼作家联盟,后又一度退居厦门。1937年,他到马来亚的麻坡中华中学担任教务主任,常为《
南洋商报》投稿,并参加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“抗敌后援会”的活动,曾随南洋华侨爱国领袖
陈嘉庚组织的“南洋华侨回国慰问团”回国,访问许多地方。返回新加坡后,他发表了报导国内
抗日战争的游记和杂文。
日本占领马来亚后,他与一些抗日的文化人撤至
苏门答腊岛,以经商为掩护,继续从事
抗日活动。
日本投降后,他重回马来亚,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,参加了反对内战的民主斗争,成为
陈嘉庚等创办的《南侨日报》的“大股东”之一。1949年,他被新加坡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出境。1950年他经香港来到天津居住下来,从事专业创作。1952年至1956年,他写成《
小城春秋》这部长篇小说。1956年,他患肠癌逝世。当年十二月,《小城春秋》由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。后经多次重版,发行一百五十多万册,尚未能满足读者需求。先后被翻译成英文、法文、西班牙文、俄文、日文等五种文字。1981 年,福建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的影片《小城春秋》,该片在1995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定为“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”之一。如今,位于厦门思明南路453号的破狱斗争旧址,已被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在破狱斗争旧址纪念馆,《小城春秋》被显眼地摆放在展柜里。
人物年表
1910年6月10日,高云览生于福建厦门桥亭街。原名高怡昌,笔名高云览,高友庆、健尼、高法鲁、高仲约等。小学毕业,中学一年是作者的全部学历。
1932年,加入“
左翼作家联盟”、“
中国诗歌会”。与
杨骚、
白薇、
穆木天、
叶以群、
蒲风等一起活动。
1938年,在南洋麻坡中华中学任教务主任,参加“马来亚抗敌后援会”、“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”。
1939年,以战地记者身份偕同
张楚琨赴祖国云南、广西、湖南等战区采访。
1940年,参加
陈嘉庚率领的“南洋华侨回国慰问团”。赴西安、重庆,先后受到
林伯渠、周恩来、
叶剑英等首长接见。并与
廖承志、
宋庆龄会晤。
1942年,与
张楚琨、
胡愈之、
郁达夫、
杨骚等文化人士流亡苏门答腊群岛,躲避日寇的追捕,开办“赵豫记”酒厂、钾皂厂。
1946年,在新加坡与张楚琨自置“南元”“南美”两轮船,创办“钜元公司”。同年创办《南侨日报》。
1949年,在解放战争中,与张楚琨奔走指挥“南元”、“南美”运载解放军的军需物资、印刷机和文工团员等。同年在新加坡被英当局以“通共”罪名逮捕,后以“红色商人”之罪名驱逐出境。“钜元公司”撤往香港。“南元”以象征性价格转让给中国海军参战。
1950年,举家回国。定居天津。
1951年,在津设“钜兴进出口贸易公司”并开始《
小城春秋》的创作。
1953年,经
廖承志请示周恩来总理同意并批准,将“南美”献给国家。
1955年,将“钜兴进出口公司”交给国家,公司所有资金交天津投资公司处理。
1956年,《小城春秋》完成第六稿,6月13日因肠癌手术并发症在天津人民医院逝世。
出版图书
主要著作
《
小城春秋》(长篇小说)(1956年
作家出版社初版,1961年再版。1979年
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、1997年再版。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“
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”再版)。
《前夜》(中篇小说)(1932年上海湖风书局初版)。
《春秋劫》(中篇小说)(1946年连载新加坡《现代周刊》)。
《
没有太阳的早晨》(剧本)、《夕影》(剧本)、《救亡戏剧以胡弦譬喻说》(评论)、《对戏剧艺术提高的一点意见》(评论)、
《救亡戏剧的“演”“观”谈》(评论)(1938-1939年《南洋周刊》)。
《纪念鲁迅先生》(杂文)、《关于纪念鲁迅先生杂话》(杂文)、《我们所以悼念鲁迅先生》(追悼大会演说稿)(1936年的厦门《江生报》)。
《我们在旅途上》(散文)、《重庆五月》(散文)、《孙夫人廖夫人访问记》(报告)、《论郭沫若》(评论),《通俗与媚俗的另一个解释》(评论)(1939-1941年《
南洋商报》副刊《狮声》)。
《记陈嘉庚先生在祖国》(报告)、《陈嘉庚先生对祖国的影响》(报告)、《日本在桂南的“自杀”》(通讯)、《我国怎样抵抗轰炸》(通讯)、《重庆不怕轰炸》(通讯)、《在炮火中苦斗的祖国士兵》(通讯)、《缅甸访华团在中国》(通讯)、《在桂南前线观察桂南战局》(报告)(1940-1941年《南洋商报晚版》)。
《文化将军冯玉祥》(通讯)、《一年来的中日货币战》(报告)、《在祖国所见到的伤兵》(通讯)、《不放鬼子渡黄河》(通讯)、《一年来目击敌军的衰退》(通讯)、《在西北的日本俘虏》(通讯)、《二届南侨大会的前后》(报告)、《我在祖国所见的难童》(通讯)(1940年—1941年《
南洋商报》)。
《叶挺将军访问记》(报告)、《抗战中的红十字会》(报告)、《黔边苗夷实察记》(报告)《负责指挥华南军事的两位将军》(报告)、(1939-1940年《
星岛日报》)。
《杂话郭沫若》(评论)(1941年《
新国民日报》)、《陈嘉庚论》(评论)(1946年《现代周刊》)。《学习鲁迅的“省俭”》(评论)(1952年《
天津日报》)。
批评简论
总体批评特色
高云览的文学批评是他文学生涯整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虽然现存的篇章不多,但从中仍可看出其批评的深刻洞察力和独特感悟力。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内,民族救亡的历史大任,使他对现实的文艺作品采用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;而作家的创作本能,又使他对一些已成为历史的作品采用以印象主义为主的批评方法。这两个方面,构成了高云览文学批评的总体特色。
批判时间
高云览的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,这一时期正是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地发动侵略战争,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。在壮烈的民族战争的历史大环境中,作为一位爱国的热血青年,他不可能过多地关注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美感方面,而是注重于作家及其作品的社会性内容,即他的价值意义、思想倾向和社会效果等,他采用的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。
悼念鲁迅
1936年,鲁迅先生逝世,10月底厦门召开了“厦门文化界追悼鲁迅先生逝世大会”,高云览被推举为大会主席,他在会上作了《我们所以悼念鲁迅先生》的演说。从演说的题目就可看出,他的重心是放在“所以”上,也就是“原由”、“为什么”,即对鲁迅价值意义的估量这一要点上。他说:“我们是把这一位正义的战士,放在大时代的天秤上面,估量他,批判他,冷静地,客观地看他给与这时代到底有多少意义,多少利益,多少的重要性。”评判一个作家的价值,首先是以时代的天平来衡量,看他给与时代的意义有多少?这是文学的
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核心。高云览认为,鲁迅的价值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,一是他不妥协不屈不挠的精神,一是他为正义而奋斗的精神。
高云览充满激情地说:“我觉得,鲁迅先生的一生就只有一个字:‘强’,倔强的强,自强的强。强这个字包括了他整个人生,整个生命,整个人格和他全部的价值。是的,他强,强就是他,为着正义;他强,为着大众;他强,为着中华民族解放;他强,为着不拍卖人格;他强,为着不拍卖了大众的利益;他强,为着不向黑暗势力的妥协。他强就强到底,死了还是一身的硬骨头。”把鲁迅不屈不挠的硬骨头精神归纳为一个“强”,加以一再的重复,强化了鲁迅这一精神要质。而这,完全取决于他所处的那一时期的社会历史的大环境的要求:“尤其是当这国难加深,民族危机加紧的时候,我们怎么能够忘记他呢?他不是这样简单就完了的,他的精神,将成为一根人类进化的鞭子,鞭策着这代和后代的子孙向前迈进的。”高云览把
鲁迅精神比喻成一根鞭策人类进化及后代子孙前进的鞭子,这一预见在今天仍然未失其光彩。
文学的
社会历史批评的第二种尺度,就是文学的倾向性。文学是作家由生活经验所引发的情思,通过文字这一符号媒介的形象构型,它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作家主体对生活理解的倾向性问题。20世纪30年代,以男女之间的爱恋为创作对象的文学作品盛行一时,这类作家以
张资平、
叶灵凤为代表,他们的作品过分地渲染了人的感官欲念。
文学倾向性批评
高云览对这一倾向提出了批评,在《作品里肉的气息》一文中,他指出:“我以为
张资平与
叶灵凤倒有一个共通点,就是能同样以浓厚的肉的气息去挑拨读者,去刺激读者,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别的好处。”在国难当头、民族存亡之际,文学仍沉溺于声色犬马、放荡淫亵之中,这一倾向绝不能任其泛滥。但高云览并非一概否决文学中关于情爱的描写,他主张写作手法上要委婉曲折,有一种蕴藉的诗意之美。就像
沈从文的《夫妇》、《微波》,有一种诗意的浪漫,给读者的是一种朦胧的、潜隐的情欲感觉;就像茅盾的《幻灭》、《动摇》,虽然也有肉的气息,但却写得生动灵巧,很迷惑人,有高超的艺术手腕。
高云览对情爱描写这一艺术倾向,也一直延续到他在《小城春秋》的创作中,值得我们重视。他在文章中归结道:“
张资平是在无情暴露,
叶灵凤是在有意的挑拨,沈从文是引人的薰陶,茅盾呢?他却是动人的迷惑。”寥寥数语,明确而清晰点出了他们之间的区别与特点,从用词中也体现出他的褒贬倾向。他在文章的结尾指出:“一些专以写肉感文字为能事的作家们,是应该改变他们的手法与转移他们的观点到现代社会的深层去,那里才有伟大的作品可以产生。”从今天来看,高云览所主张的文学倾向仍是正确的。
文学的
社会历史批评的第三种尺度是考察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。这里,涉及到一次与高云览有关的艺术的内容与技艺之间的论争。1938年11月,高云览在新加坡《南洋周刊》发表了《救亡戏剧的‘演’‘观’谈》一文,文中他举了一个例子,说是一个中年朋友的六岁孩子死了,晚上他听到隔壁的一个人在拉着胡琴,拉的技巧并不好,但他想起死去的孩子,竟然听得很感动,眼泪都掉下来。高云览本想以此来说明,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里,文学艺术的内容、情感是占首要的地位,而不必过分地去苛求艺术形式与技艺的传达。因为抗战时,“每个演员的细胞早酝酿着发酵的酒酶,每个观众的神经都像灌满酒精似的,稍一着火,立刻发作,这是那晚演出的最优良条件。”
但当时一位名叫高扬的读者误解了他的意思,认为“似乎是主张演救亡戏剧就行了,目前不必谈到装置、化装、灯光”,以及“演技”等。高云览再发表《救亡戏剧以胡弦譬喻说———复高扬先生》一文,说明他误解了自己的意思:“你不过是以读硬性论文应有的那种理智,去读我那篇部分地渲染着感情的色素的随笔。”
他并非漠视艺术形式和演出技艺,因为他在理论上是十分清楚的:“舞台技术(包括演技)和脚本的不能分开,和脚本本身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分开是一样。”但特殊的历史时期有特殊的表现方式,“在这个急变化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,戏剧艺术一离开了我们的武器作用,就要和写在水上的文字一样,枉费了一场。”文艺,作为介入民族解放斗争的一种武器,在当时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它的社会效果:“在民族抗战白热化的现阶段,剧作者非写作救亡剧便不够劲,剧人非演出救亡剧便不够瘾,观众非观救亡剧便不够味,这不因为别的,关系是抗战的‘客观情势’和救亡的‘主观要求’这两个形成的必然性和它的辩证法的统一性。”只有关注抗战救亡的作品,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社会效果,这是当时“客观情势”和“主观要求”所决定的。
上述的仅是高云览文学批评的一个侧向。因为从根本上看,他是一个以创作为生存状态第一要义的作家,所以他的文学批评还有一个由创作本能所激发的向度———印象主义的批评方法。这种批评方法的特点是:注重批评家的直觉感悟性,强调批评家对作品的自身真切的体验与悟解,主张文学批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灵魂与灵魂的对话,追求批评写作的诗性与美感等。
高云览曾写道:“当一个人被某一种情绪支配着不得不动笔时,他所驾驭的文字是不大愿意板起脸孔来反抗自己的感情的,不管这感情已经越过了理智的限制。”他看到了自身蕴藏着一种由情感激发的超理性的直觉感悟力。这种感悟力,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作家在批评中所特有的,从而形成印象主义的批评方法。
这在《论郭沫若》一文中尤为突出:“沫若狂的却是二十
世纪大都会底脉搏。他吹的是激越的喇叭,唱的是最尖或最浊的高音或低音;涂的是大红大黑的强烈的质色。他缺少中和,缺少温柔,缺少轻淡,缺少细腻。他是爱到极点,憎也到极点;静到极点,动也到极点;快乐到极点,悲哀也到极点;赞颂到极点,咒诅也到极点。他的极点就是极点。”这里,没有太多的理性判断,批评家完全沉迷于作品阅读时所产生的印象,并用音乐与色彩形象地描述出自身独特的体验。
又如,在论析
郭沫若和鲁迅创作特点时,他写道:郭沫若的“诗是在激情里面生长的,他惟一的凭藉是那触动他灵感的激情,激情来时,他可以发疟了似的,索索的写。激情不来时他没有法子学鲁迅‘榨油’。鲁迅可以用榨而榨出杂文,沫若不能用榨而榨出诗。这是沫若的悲剧,也就是一切抒情诗人的悲剧。”仅一个“榨”字,就极为形象地把两人在创作上不同的特点区分开来。
印象主义文学批评
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的形成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批评者对作品有着真切的体验与悟解,高云览对
郭沫若的诗作的批评即是如此。他在论析郭沫若的诗之所以能引起青年们的共鸣时,写道:“其实‘五四’本身就是一阵狂飚,那些曾给旧形式绑住了脚手的人,开始在沫若的诗里,找到自己的心脏,发现自己被解放了的感情,听到原始的,年轻的,自我的,赤诚的,自由的,灵的叫喊。《女神》是这狂飚里面的一把旗子,仗着它的强烈的颜色和挥扬的姿态,使无数青年汇合在这旗下。”这何尝不是高云览的心声?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文学青年,“五四”文学革命是他们心中最为神圣的一面大旗,而《女神》为他们那年轻的生命发出了巨大的呐喊,这是“原始的,年轻的,自我的,赤诚的,自由的,灵的叫喊”!这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应,精神对精神的契合,高云览以自身的体验准确地评价了
郭沫若诗作的价值意义。
印象主义文学批评的又一个特点是,批评文章的写作也是一种“创作”,它倡导的是批评文章的“诗性”,即具有
文学性的美感,而非僵滞的理性概念的推导。高云览本身就是作家,所以在批评文章中经常闪射出文学性之美。
如,“论诗的技巧,沫若没有徐志摩的腻润,没有
闻一多的琢磨,没有
朱湘的谨严,没有
戴望舒的幻美;但是沫若有个显然的特点是这几位诗人所赶不上的,那就是他的‘热’。他的热是火烫的,腾沸的,显露的,坦白的,粗豪的,也因此使他不得不抛开了腻润,弃置了琢磨,毁坏了谨整,拒绝了幻美。他无法可以使他自己蕴藉一点。”这里,他运用判断词的准确、严谨,令人惊叹!“腻润”、“琢磨”、“谨严”、“幻美”、“火烫”,异常贴切地传达出不同诗人的艺术风格。而“抛开”、“弃置”、“毁坏”、“拒绝”等动词的使用,又显出了高云览在批评文章写作时字斟句酌的雕琢。
人物事迹
编导抗日剧遭到监视 热血教师被迫流亡
1910年5月,高云览出生于厦门市区桥亭街的一户清贫人家。小学毕业后,辍学在家自学的他,如饥似渴地读着“五四”运动后涌现出的一大批新文学作品。作品中主人公的反抗精神和感慨情绪濡染着他,引起共鸣。
1925年5月30日,震惊中外的“五卅”运动在上海爆发了。在同善小学代课的高云览第一次冲向社会,带领学生,举着小旗,走在队伍的最前头。16岁那年,在启蒙老师陈三民的帮助下,高云览又到上海,在福建同乡会馆办的泉漳中学继续免费升学。许多革命热血沸腾的老师和从事秘密工作的共产党人聚集在这里。在这里,高云览开始接触革命思想,同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以笔为刀枪,并以云览为笔名,把习作投给上海《申报》。 1928年,由于父亲因病辞世,高云览不得不再次辍学回到厦门,先后辗转于厦门、漳州、石码一带谋生,曾因撰文抨击蒋宋“惹了祸”。
1935年左右,高云览到厦门中华中学当一名普通老师,生动的课堂教学吸引了莘莘学子。“七七事变”之后,高云览渐渐成为一名“不普通”的教师——除了教课本知识外,他更多的工作是熏陶学生的抗日精神。“课上,他将收集来的抗战快讯向学生通报;课下,他自编自导组织学生一起演《夕影》《没有太阳的早晨》等抗日话剧。”高迅莹说,他们后来还被请到校外去公演,甚至登上了当时的报纸,一时轰动了厦门。
凭借抗日戏,高云览初露锋芒。他多次登上中华中学的周会讲台,向全校学生发表爱国演讲。“当时,我父亲讲了一句话:牺牲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,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救国。”说到这,高迅莹也跟着激动起来。
不过,高云览的一举一动已被国民党反动派监视,邮局也开始控制他的书信来往,这意味着,他随时有可能会被暗杀。高云览被迫逃到海外。
抗日烽火中毅然归国 战地记者以笔为枪
1938年元旦过后,高云览几经辗转,漂洋过海来到马来亚的麻坡,到当地的中学担任教师和教导主任,不久就加入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“抗敌后援会”,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。他将爱国热情寄情于写作,而笔下作品的主要内容也都围绕着抗日救国展开。10月,他加入了以陈嘉庚为主席的“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”,积极参加宣传救亡活动,揭穿汪精卫卖国贼的嘴脸。
随着国内战事益发严峻,各省沦陷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,高云览坐不住了,毅然决定放弃稳定生活回国参战。1938年12月19日,新加坡《南洋商报》还对此进行了报道:“蔴坡中华中学教导主任高云览君,及小学教员王汉江君,鉴于残敌暴弱,无理屠杀我国同胞,为尽国民报国之天职起见,决心离职返国杀敌,以报国仇。……据高君对记者称,彼此次返国,如不获参入正式队伍作战杀敌,决在战地服务,将敌人之暴行实录以传于世。”
高迅莹根据父亲所留下的作品回忆说,就这样,热血沸腾的高云览揣了本《南洋商报》特派记者证,于1939年1月启程奔回抗日烽火中的祖国。历经千辛辗转,至1939年4月才到达当时日军轰炸的集中地——重庆。当年5月3日12点50分,36架敌机在重庆上空盘旋轰炸,正义感驱使他未等警报解除便冲出去采访,直到天黑回来,即刻写下《空中野兽在重庆残酷轰炸,徒增我复仇之决心》。他文中写道:“我在人群中钻着,血沸烫了一身,泪忍住了又涌出来——我在这时候,已经失掉一个新闻记者应有的镇静了,我被这大惨杀的一幕,刺激到支撑不住自己。”
高云览亲历亲见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罪恶行经。他真实记录下人民的创伤与仇恨,字里行间充满沉痛悲愤感的同时,融进了强烈的爱国激情。他多次深入战场一线采访,日军轰炸机无数次从头上掠过,炮弹无数次在身边引爆。有一次采访,子弹两次从高云览耳边擦过,若偏几毫米就击中他了。
然而,战场止不住高云览的脚步。他先后辗转西南、西北多个省份,历时半年之久,不断向《南洋商报》投稿,杜聿明、白崇禧、张发奎、薛岳等人都接受过他的采访。
假扮商人做地下工作 文人战士险遭活埋
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日军长驱直下,新加坡成为孤岛,危在旦夕。高云览参加以陈嘉庚为主席的“抗敌动员总会”,并与文化界人士一起组织上演救亡剧,唱救亡歌曲,激发群众抗敌情绪。
但是,新加坡很快就要失陷了。为了留存实力,高云览再一次转换战场。这一次,他同张楚琨、胡愈之、郁达夫、杨骚等文化人士流亡印尼的苏门答腊群岛,躲避日寇的追捕,其间在多个小岛上的原始森林里度过。在这险恶的密林中,无片言只语材料的情况下,高云览仍惦记厦门劫狱事件,心里仍燃烧创作的火焰,在敌人鼻尖、枪口下写了第二部小说《春秋劫》。
高迅莹说,他父亲一行人手中无枪,就扮成商人,开办“赵豫记”酒厂、钾皂厂,表面上供酒水给日本人饮用,实际上一直不断开展地下活动,与日本宪兵周旋了三年零八个月。其间,郁达夫由于日文出众,被日军强逼当翻译,但他利用日本人语言不通,机智救下不少同胞。高云览也曾被日军扣押,被要求为日军搜集情报,也是郁达夫出谋献计救出高云览。
高迅莹说,事实上,经过侦查,日军早已确认高云览一行人是抗日分子,并计划于1945年9月1日将高云览等人一网打尽,将其全部活埋。但是,当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,高云览才幸运地躲过一劫。
“我父亲一生都在为爱国抗日事业做贡献,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们。”高迅莹说,尽管他父亲后来创作的《小城春秋》并非抗战题材,但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爱国救国情怀是一样的。虽然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,但退休后的高迅莹奔走各处,寻找父亲在战乱年代遗失的作品,她希望这些用生命撰写的大量抗战通讯、报告文学能被挖掘,而通过父亲的记述,世人也能更公正、客观地评判历史,以史为鉴。